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從互聯網鄙視鏈到移動易用免費化




互聯網從來沒有消除什麼隔閡,不過是把某種隔閡從線下移到瞭線上。事實上,在互聯網上成型的鄙視鏈亦是中文網絡文化的一部分。



就在兩三天前,這種鄙視鏈之一的“郵箱鄙視鏈”在網絡上真實上演瞭一番。某科技博客總編輯在微博上宣稱不歡迎使用QQ郵箱和163郵箱發送的求職簡歷——但事實上,這兩者是國內用戶規模最大的電子郵件服務。此事甚至鬧到瞭知乎上,gmail用戶與QQ郵箱用戶吵得不可開交。



但更值得關註的是,更廣泛的QQ郵箱和163郵箱用戶,甚至壓根沒有資格或能力來參與這種爭議。在大部分情況下,這些“沉默的大多數”是被開發者所忽略甚至拋棄的。



即便是在最為成熟的iOS開發者生態下,獨立開發者對於付費率較低、市場培訓門檻高的小白用戶多持以擯棄的態度。所有人都知道“這不是我們用戶”是一種清高的自嘲,但在實際操作中,對於這些用戶開發者總難免陷入一種鄙視鏈中。



但在另一方面,被鄙視的龐大的用戶群體有使用這些應用和服務的需求。這些需求客觀上會刺激相應的商務服務產生。“越獄”是最好的例子。雖然“越獄”的出發點是iOS技術研究,但顯然國內的主流“越獄”用戶隻是為瞭免費應用和主題美化等。甚至於,這些用戶並不介意花費幾十塊錢去手機店越獄,但很難說服他們花6塊錢來購買正版應用。



相對激進的開發者把這種客觀環境視為文化問題,甚至上升到民族劣根性的高度。但事實上,他們6塊錢的應用根本沒有像10元越獄店那樣做許多的市場培養、潛在客戶培養和口碑營銷。對於一個從沒有使用過iPhone的用戶而言,他拿到手機後接觸的第一個“小貼士”很可能是:“你應該去越獄”或者“你應該去裝個快用蘋果助手”。



在這個過程中,開發者和蘋果官方都是缺位的。在非科技行業,幾乎很難有人講清楚為什麼拿到iPhone後要註冊一個蘋果ID,以及如何向蘋果ID裡充值。但是像越獄維修店卻熱情地在為這些小白用戶提供全方位的使用指導。



原本應該由開發者和蘋果官方負擔的市場培育及售後支持服務,被諸如越獄店或者第三方工具助手等接管之後,用戶將流量和消費回報給這些服務自己的機構和個人是正常的商業邏輯。



但對於習慣瞭蘋果內規則完善的iOS開發者而言,對於這種“不守規矩”的行為,除瞭投以嫌棄和拋棄的態度外,並沒有試圖把這些用戶爭取回來。



這是一個拉大互聯網隔閡的惡性循環。



 



中文互聯網業界的復雜之處在於,這是一個叢林法則與嚴苛規矩交織的世界。在這裡既不能完全按照叢林法則進行弱肉強食的淘汰,也不能按照有保障的規則來按部就班。對於絕大部分用戶被非正式渠道教育的結果,“免費”問題成為瞭這種鄙視鏈的基石之一。在這種情況下下,“越獄”等行為成為瞭這些開發者所深惡痛絕的。大企業和有實力的移動開發者采用的是免費策略來迎合用戶的習慣和需求——讓用戶讓使用正版比越獄的成本更低。



但客觀現實是雖然“道具收費”模式在國內已經非常成熟,許多應用仍不能完全套用這種商業模式來實現盈利。有些應用需要成本來構建整個內置消費的體系,這並不是所有中小型開發者都可以承擔的;有些應用則因為不存在網絡通訊需求而無法通過在線來設置內置購買。但對於有條件的開發者而言,免費化無疑是大勢所趨,也是在當前的互聯網商業環境下最優的選擇。



而對於新入行的開發者,也不得不優先考慮這樣的問題:是在市場上做消費習慣培養的成本更高,還是改造自己的產品使其能夠在道具收費的模式上跑通的成本更高?



經過這樣的市場演進,以往處在鄙視鏈下遊的第三方工具和越獄店等才有機會與開發者達成合作,為開發者拓展市場的同時獲得更健康更優渥的回報。



91助手的案例無疑是這個時代到來前的小註解。基於越獄市場起傢並不影響91在發展壯大後成為一個重要的iOS應用發行平臺。而在免費的商業模式下,越獄與否亦不影響開發者的利益。為瞭爭取盡可能多的用戶,商業運作最為成熟的手機網遊領域大都會專門為越獄用戶設有專門的客戶端和服務器。



規模巨大的用戶需求會影響市場的發展趨勢,而這種趨勢天然地會試圖抹平用戶群體的差異和隔閡。



但這並不意味著互聯網鄙視鏈會消失。對用戶量的渴求達到一定程度的開發者是不會介入鄙視鏈的,但這並不影響有許多還不愁用戶的開發者對於“用戶調性”的描述與區隔——他們仍然會有意無意地把一些用戶的需求排除在自己的目標之外。但這種放棄如果具有商業價值,在充分競爭市場下一定會有其他服務補充上。這是必須評估的代價。



又或者,有一天整個市場環境回歸到純粹的叢林法則或者嚴謹的法理規矩二者之一,那麼對於大部分開發者而言商業會簡單許多。



 





Orignal From: 從互聯網鄙視鏈到移動易用免費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