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粉絲54萬,微信好友12860個,通訊錄聯系人357個,其中有13個是較常聯系的親人和朋友,有一個無話不談的朋友又太忙……"網絡的便利、各
種層出不窮的社交工具讓"朋友圈"不斷擴大,但身邊的知心朋友卻減少瞭。6月30日,網名為"重慶事兒哥"的網友,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出這段感慨,引起
不少網友共鳴,甚至有人感到不安、焦慮,"為什麼朋友越來越少,你們也和我一樣嗎?"
現象:
常聯系"圈友"不足5人
昨日,商報記者聯系上陳姓發帖網友,他今年31歲,目前經營著一傢公司,還是個網絡草根達人,能在各種社交工具上和網友打成一片。
"從數字上看,我的'朋友圈'確實很大,但常聯系的知心好友屈指可數。"陳先生告訴商報記者,他發在微信朋友圈的這番感慨源於兩天前,他從別人口中得知,一位好友的公司正準備上市。他說,自己聽到這個消息時很吃驚,同時也在反思,"多年的好友就在身邊,我竟完全不知道他的近況",陳先生說,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和老朋友的聯系越來越少瞭,打開滿是"人頭"的朋友圈,也不知道該找誰說心裡話。
在渝中區上班的楊婧告訴商報記者,她有著同樣的感慨,並為此感到不安、焦慮。看著微信、QQ上有500多位好友,再打開聊天記錄發現,除瞭必要的工作聯系外,常聯系的朋友不足5個。楊婧說,在網絡社交上,自己是個話題終結者,除瞭"在不在"、"最近過得怎麼樣"和"嗯"等等,她找不到其他話題。
"奇怪的是,和他們面對面聊天時,我總能找到話題說個不停",楊婧說,非常遺憾的是,在她為數不多的幾位好友中,一位交往瞭十多年的姐妹正在慢慢疏遠,幾個月都沒有聯系瞭,挺焦慮的,曾一度懷疑自己的社交能力。
探因:
網上溝通真實感不夠
"人與人的真誠交往重在交心,網絡上的交往確實很方便,但多數是在說事。"陳先生告訴商報記者,社交網絡讓自己的朋友圈子不斷擴大,但多數朋友是在遇到具體的事情時才會找他,平時很少聯系。
尤其是線下的面對面溝通更少,事情解決之後,似乎也就不再聯系。朋友圈中也就隻剩點贊,陳先生說,也會有朋友來點評自己的最新動態,"但他們看到的都是表面現象,別人不理解,我也懶得解釋。"
"可能網上溝通缺少一些真實感",楊婧告訴商報記者,生活中和好友在一起,就算不說話也會很有默契。傢住南岸的李女士,剛剛大學畢業,在某藥品機構
實習瞭一年。她告訴商報記者,自己是個手機控,各種社交工具都在玩,微信、微博上的好友也從最初的幾十人漲到現在的幾百人,現實中能玩到一起的也就那麼幾
個。在她看來,網絡上的溝通都較膚淺,面對面交流才能更好的談心,也讓人更有安全感。
感觸:
還是真實朋友靠得住
放
平心態很重要,陳先生告訴商報記者,他也曾為自己社交圈的變化糾結過,不久前發生的一件事讓他釋然很多,現在的感慨也是提醒自己多珍惜身邊人。他說,幾天
前,自己去廣州出差,並將此消息發到朋友圈,一位在廣州工作的中學同學看到這個消息後,主動聯系自己,並邀請他一起吃飯。陳先生對商報記者說,雖然和老同
學十多年沒有聯系,但見面聊天時的那種感覺依舊,"真正的朋友就是這樣,平淡而真實。"
"多和朋友出去走走,哪怕是陌生人,都能收獲不一樣的感動。"李女士在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自己愛好旅行,每次在網上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時,便會相約著一起出行,生活中的細小照顧和幫助更真摯。
專傢建議
學會釋然
多和身邊朋友溝通
"不
同的社交方式決定瞭交往的廣度和深度。"重慶師范大學社會學傢趙昆生告訴商報記者,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職業身份的轉變,一個人的朋友圈多少都會發生變動,尤
其是現代都市人之間的相處,多少都會涉及到利益,這樣在生活中的交往自然就不會很深。大傢應學會釋然,應多走到線下,和身邊的朋友一起融入生活。
Orignal From: 網絡朋友圈擴大反引焦慮:知己減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