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日 星期六

我國自主鈾濃縮技術實現工業化應用

):我國自主鈾濃縮技術實現工業化應用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昨天宣佈,我國自主鈾濃縮技術成功實現工業化應用,首次向媒體開放位於蘭州的鈾濃縮基地。

國際上通常把是否擁有鈾濃縮技術作為判斷一個國傢是否進行核試驗的標準之一。而鈾濃縮的關鍵設備----離心分離機制造技術更是被列為核心機密。中核集團科技與信息化部科技處長劉仲華指出,長期以來我國鈾濃縮都是依靠落後的擴散分離技術,主要原因就是離心分離機的技術極其復雜,一分鐘轉速比航空發動機的轉速還要高:

"幾萬轉到十幾萬轉。對於材料的強度極限提出瞭非常高的要求。離心機的工作介質是氣體狀態的六氟化鈾,具有非常強的腐蝕性,對於材料結構的防腐性能要求非常高。它不是一臺機器工作,是一個集群化的工作,機器的一致性的要求非常高,對於批量加工制造的工藝和裝配技術的要求也非常高。"

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中核集團科研人員攻克瞭離心機研制中的多項技術難關,完成瞭離心機研制任務。實現瞭離心機的工業化應用,使得鈾濃縮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中核集團公司總工程師雷增光:

"它的耗電量大概相當於擴散法的二十五分之一,綜合的成本降下來50%還要多。"

雷增光說,鈾濃縮技術完全自主化對保障國傢能源安全和我國核電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

"核電的裝機容量現在是1200萬千瓦。到2020年按照國傢核電發展規劃,我們國傢的要達到5800萬千瓦。如果要滿足發電,到2020年我們的能力都要跟得上。"

(配圖)



Orignal From: 我國自主鈾濃縮技術實現工業化應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